【洛城里】极简碰瓷史,以及里弗斯的

2253

近阶段湖人队神奇小子里弗斯异军突起,不仅有一手华丽的砍分手段,还学会了一手造犯规。对此,小伙子谦逊的说道:“我学习了詹姆斯-哈登和特雷-杨,以便更好的造犯规。”

确实如此,里弗斯效仿前辈制瓷家,发扬光大,亦是NBA球员的光荣传统。

碰瓷,是“造犯规”的形象表达,其实亦有悠久的历史,不乏造犯规名家,像乔丹、科比、巴朗-戴维斯、皮尔斯、马努和德韦恩-韦德都是佼佼者,也曾经有过争议(例如2006总决赛韦德就被嘲讽为“体毛侠”)。

但他们的造犯规手法,如果不犯规,大概率还会打进;有些人还会把身体抛在空中扛着炸药包强打,利用了规则和哨子的优势,咱们不妨称为“古法造瓷”。他们虽然有争议,被喷体毛,但争议没有“现代造瓷”那么大。

随着第一代瓷王凯文马丁进入联盟,现代造瓷进入了球迷视野。他有一手奇怪的胸口出手“歪把子”投篮,节奏怪异,右手运球,但出手迅速且偏向左边,出手点低,令对手防不胜防,以致失去防守位置,违反圆柱体规则犯规。

马丁的造犯规,很大多数是为了造罚球、而不是奔得分去的,如果裁判不给哨子,那他可能就是一次荒腔走板的打铁失误。

为了限制马丁得利,2011年NBA曾出台“凯文马丁法则”,限制“马丁瓷法”。

法则条款如下:“进攻持球队员故意把自己的胳膊向对手手臂上靠,然后再做出投篮动作,防守队员将不会被判罚犯规;还有如果持球队员把防守对手晃起来,制造身体碰撞,除非他已经开始投篮动作,否则也不会被判罚犯规。”这个对马丁限制蛮大。

在马丁同时,“抡臂大回环”亦是先进成果转化为实践的例子,这项成果首推凯文-杜兰特,让这套动作打上烙印。其实大回环由来已久,科比麦蒂卡特等巨星都用过,但杜兰特有顶尖的投篮能力,加上臂膀颀长无法干扰,大回环时候更让人无从防守。

马丁之后,第二代瓷王哈登横空出世,这位才是“景德镇”行业天花板,“登法造瓷”比马丁更加无从防守,因为“马丁法”还得制造对手失位;而“登法”可以在对手没有失位的时候强行造犯规。

哈登在反击字母哥时,曾说过:“我希望我只要能跑就行。希望我有7尺身高(2米13),奔跑起来然后暴扣。像这样的,这压根不需要技巧。我要学习如何打篮球,怎么提升球技,你知道吗?我每天都是这样。”

哈登确实如此,他研究技术细节,提升球技,像后撤步、侧撤步都是一绝;不过他也深入研究裁判细节,打造瓷法。我们经常看到哈登运球,突然仰天长啸,怒须冲冠,随后裁判哨音“哔”的一声响起。

对手被迫采用“举手式”“背手式”“侧身式”等躲瓷大法,来躲开哈登的碰瓷。

(卢比奥得用背后侧身防哈登了,既能防后撤步,又能防碰瓷,让哈登采用了“面框背打”的神奇方式)

随着哈登研发出"夹臂挂瓷大法",这些举手式就没用了。

“张学友”哈特向裁判高呼:“我吴佩慈(无佩瓷)啊!”

裁判:“你佩了!”

最后联盟不得不出台“哈登法则”限制哈登。2018年起,联盟规则“进攻球员不能再通过主动接触来犯规,并且球员必须处于投篮动作才能被判为投篮犯规。”

2021起再细化规则

以下四种情况不会再犯规。

1.射手倾斜一个不正常的角度与防守者接触。

2.进攻者突然转向面对防守者,要么转向侧面,要么转向后面。

3.攻击者以不正常的角度抬起他的脚。

4.投篮后,举起手来,造成接触。

不过道高一尺,瓷高一丈,依然阻止不了哈登掀起潮流后,万磁王遍地开花,哈登、东契奇、特雷杨、恩比德和吉米巴特勒堪称五大名窑,这里除了巴特勒是“古法”,其他的大多偏向于“现代造瓷”,这里面“登法”自成一派,以杨少侠为首的瓷师们仍然是“马丁法”继承者。

里弗斯作为哈登和杨的嫡传弟子,他的造瓷术也有鲜明的特点:

他有时也借鉴“杜氏回环工艺”,不过他更多结合了“古法”和“马丁法”。他不惧怕对抗,把身体往空中一抛,颇有古法的精髓;他还是以终结为目的的,所以打成“2+1”挺多。

在“登法”和“马丁法”(或者“杨法”)之间,他更偏向于后者,他通过各种运球虚晃节奏变向,制造和对手身体接触,造成对手失位,以便“碰瓷”。

当然了,像登法这种绝学,亦非一时之功,哈登面临着“哈登法则”也不得不调整适应,连大师自己也不能游刃有余了。

(文:/@洛城里 范西迪)

只要你喜欢篮球,热爱创作,不管是长文、翻译还是混剪、后期,只要你有一技之长,欢迎加入『洛城里』,一起为热爱喝彩!私信@洛城里 留言即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