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中国女篮曾涌现出一批技术过硬、作风顽强的老将。她们没有现代化的训练设备,甚至没有专业的篮球鞋,却用汗水与热血书写了中国篮球的早期辉煌。如今,这些平均年龄已超过60岁的“老篮球姑娘”们,依然活跃在社区球场或青少年培训中,传递着属于那个时代的拼搏精神。 现年68岁的王丽华回忆道:“我们当年在煤渣跑道上训练,摔一跤就是满腿血痕。冬天训练时,手指冻得开裂,裹上胶布继续运球。”作为1974年亚运会女篮主力,她和队友们用“土办法”练就了精准的中投——每天加练500次投篮,直到夜幕看不清篮筐为止。 退役后的她们并未离开篮球。在贵州山区,65岁的李凤芝自费修建了简易篮球场,每周义务教留守儿童打球;北京某社区里,由12名老女篮队员组成的“银发教练团”已免费培训了300多名青少年。她们总说:“现在的孩子条件好了,但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不能丢。” 这些皱纹里藏着故事的女篮前辈,用半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体育精神。当被问及对年轻球员的建议时,她们异口同声:“篮球是圆的,人生也是——但站稳脚跟的永远是那份热爱。”她们,是中国篮球的“铁娘子”
煤渣跑道上的冠军梦
“那时候打球不为钱,就为胸前的国旗能升起来。”——前国家女篮队长 张玉梅(72岁)
从“拼命三娘”到公益教练